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学生的作业不应该变成“家长的作业”

母婴育儿 2024-04-19 浏览(328) 评论(0)
- N +

春意渐浓,不少小学生家长进入了“找桑叶”的模式。据报道,许多小学课程都有“动物的生活”的内容,并要求通过饲养和观察蚕来了解蚕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和特征。然而,虽然养蚕是小学生的任务,但实际上却成了家长的负担。

让孩子养蚕不仅能传授科学知识,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,还能融入生命伦理教育。出发点是好的。但在现实中,由于蚕宝宝的长期饲养,找到桑叶并不容易,也为父母感到焦虑。有的找遍小区角落,有的驱车几十公里到郊区寻找,“家长半夜找桑叶”“桑树被家长秃了”等新闻在网络上频频出现。

全城寻找桑叶引发争议的背后,是作业到底是“教学生”还是“考家长”。如今,许多学校的课外作业看似延伸了课堂教学,训练了学生的实践练习,但实际上显然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,最终只能成为“家长作业”。因此,父母春天找桑叶,秋天捡树叶,他们一年到头都要参加各种答疑和打卡。相反,孩子只能“打酱油”。这样折腾下去,孩子是否真的能得到考验和培养,恐怕是个问号。一旦社会实践作业偏离了初衷,不仅会增加家长的负担,还会让孩子养成过分依赖家长的惯性。

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,家校共育是关键一环。对于一些事情,家长不应该害怕麻烦和冲突,但学校也应该注意尽量在学校完成的教学任务;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作业,尽量不要让父母帮助他们。近年来,教育部一再强调不能把家长变成学校和教师的“助教”,这也意味着实践教育必须讲究效率和方法,一旦运行成本超过合理范围,就必然变味。

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“写作业”?稍微换位思考一下,其实没有最优解。以养蚕为例,你不必强迫每个学生独立完成。你不妨考虑以班级为单位,通过老师的指导和管理,在学校集中养蚕,轮流饲养和照顾,共同观察变化。多想想实际情况,多想想灵活的方法。只要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,就不必给家长布置任务。另一方面,父母不应该大包大揽,而是应该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,尝试用替代、合作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,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获得成长。

在教育过程中,家庭和学校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减轻家长负担的最终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真。只有相互理解,多沟通,共同探索更合适的教育方法,家校之间才能真正实现双赢。

孙亚男

标签: